2017.10.30(一)
以前上鋼琴課頂多是課後整理筆記於筆記本上,
後來發現好像用打字的比用寫的還要快速,想說來試試看網誌記錄好了~

既水深火熱之皇家鋼琴檢定8級順利過關後,
除了找了新的鋼琴老師上課之外,也開始上網搜尋各學校的相關申請資料、面試曲目等...
後來又因為一些因素換了老師(這已經是第打算準備audition以來的第三位老師...)
本想四月份後回台北再準備audition,
因為實習生活、準備教師檢定的過程實在也需要花費不少時間,
沒想到因緣際會之下,透過朋友的介紹,又開始上鋼琴課了,只是老師又不一樣了...
第一位老師,在彈琴的指力、體力上幫助我加強許多。

第二位老師,非常用心的幫助我查看外國學校網站的申請內容,給了很多建議,超感謝她的!
而現在的這位老師,讓我開始回溫覺得彈琴"好酷"的感覺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與新的鋼琴老師討論後,決定好三首曲子,
其中兩首沿用皇家八級的考曲,並加以修正
(感覺之前彈得好多都是不對的阿~~明明可以彈得更美的> <)
曲目1: Bach_Gique from French Suite NO.5 in G ,BWV 816(沿用皇家考試曲目)
曲目2: Haydn_Sonata in E Minor XVI 34(沿用皇家考試曲目)
曲目3: Brahms_Intermezzo Op118 no2


今日上課內容重點:
Brahms_Intermezzo Op118 no2
1.整體的觸鍵不夠深,聽不到和聲。

2.速度還要再向上提升,增加音樂流動性(尤其左手速度要加快,緊緊跟著)。

3.張力以及rit要分清楚,不要該有張力的地方卻把聲音收回來、往另一個方向彈了> <
4.大聲->小聲,不代表要rit。

5.你在堅持什麼之手指頭不一定要"勾到"下一個音才要放手,指法不要弄得太複雜。
  (上課時一直堅持用手指"勾音",
   老師連續說了不下數十次:你在堅持什麼?!逗得我哈哈大笑XD印象超深刻!!~)
6. 再多練一點琴~~~


Haydn_Sonata in E Minor XVI 34
1.身體不要擺動太多+手不要拐!->會影響到微妙的節奏,節奏差一點就不到位了!

2.每個像是左手開頭時的音形都直直落下,清楚、俐落。

3.bar 18-21練習兩種附點,但不要拉123_123_的慢速。
   (長___短_ / 短_長____)->練習力度、速度、拍子穩定。

4.bar 42-45左右手音符要對準,會脫離要小心!

5.bar 70-78左右手分開練習,左手和弦練習有力氣!且整個樂句要cresc.

老師說:

   1.彈曲子的時候,你要想著怎麼樣把它弄得很"美",讓它很美,就對了!
   2.華麗的曲子不管怎樣彈好像看起來都很厲害,因為有複雜的和聲、節奏變化,
    最難表現好的曲子反而是巴洛克時期跟古典時期的作品,
    要將巴哈彈得有趣、要把海頓彈得有趣,是很難的一件事情。
    因為音符通常不會太複雜,因此很容易就被彈得無趣~

 
我的小小心得: 

   當初準備皇家曲目時,拿到曲子的時候真的覺得沒什麼難的,
   花了幾個禮拜,音符的位置也都找得差不多,
    但確實彈起來就是不容易覺得有feel,好像少了些什麼東西~
    今天上課稍稍把一些先前的錯誤(節奏、力度...)修正過來之後,
    總算有覺得"對!這好像就是這樣"的感覺!
    這幾周要再安排多一點時間練琴,期待可以再多找到一點點"融進去"的感覺。

arrow
arrow

    Unna 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